“科外幻”混合现实艺术实验性创作
 

所属专业类:艺术学类 对应专业:跨媒体艺术
学校:中国美术学院 负责人:田进 等

本实验是围绕科学外虚构的叙事逻辑为基本设定,以引导学生在媒体艺术领域开启具有创造性的视觉文化创意生产。实验使用虚拟空间、三维数字技术、混合现实技术手段作为视觉文化创意工具,超越暨有的科幻叙事的规则,对偶然性的“外世界”概念进行想象性构建,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拓展基于虚拟媒介艺术实验性创作,开拓多元可能性的视觉文化产品新领域。

 

 

 

   
 

 

   

5、项目特色:

 


(体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先进性、教学方式方法、评价体系及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等方面的特色情况介绍。)

实验方案设计思路:

“科外幻”混合现实艺术实验性创作项目实验教学建设充分体现“虚实结合、相互补充、能实不虚”的原则,采用三维虚拟数字技术,突破传统实验模式和时空屏障,虚实对接、虚实互补,全面提高学生对艺术叙事概念、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。基于三维虚拟数字技术的实验方法,通过虚拟和真实模拟相结合的混合现实方式,将对“外世界”超现实的探索作为视觉文化创意生产的新叙事概念,通过模型造型模块组合,虚拟系统的调变实验,视觉效果生成机制实验展开视觉文化生产的多元可能性。

教学方法创新:

基于虚拟媒介特性的创意叙事实验,以虚拟仿真性体验为基础,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直接获得视觉感知经验。由于所见即所得的虚拟数字技术在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,帮助学生在创意的过程中更高效的尝试。
引入“科外幻”的创意叙事逻辑,引导学生利用方兴未艾三维虚拟数字技术——VR、AR、MR等,在艺术实验性创作中把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,从媒体中发掘创意,从创意中拓展新技术的应用。
同时,教学在数字文化艺术领域产学研结合,与文化机构、展示平台、媒体实验室进行教学合作,丰富实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,拓展产学研能用的结合。

评价体系创新:

实验考核(含理论与操作)采取实验过程性评价体系为主的实验考核机制。以实验过程导出实验结果,充分保证学生实验的开放性,发挥艺术性创作实验的基本规律,形成过程——结果——过程的递归式评价方法,形成面向多元可能的评价机制。实验成绩以过程评价与实验性创作相结合的做法,实验过程以实验操作、实验结果集体讨论为主要依据,同时,学生选做实验的积极性及取得的实验效果作为评价成绩的辅助参考。

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:

利用虚拟技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空间,使学生的实验教学及沟通辅导模式更为多元和灵活,提升学生实验教学的参与感,强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。通过开放共享有效扩大实验教学的交流和影响,在虚拟仿真教学过程中促进在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,更好的进行科研与教学的结合。开放共享、校企合作、协同创新,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虚拟实验教学支撑体系。完成网络化共享平台建设、在线仿真、实验预定、在线指导、资源共享的虚拟环境建设,在线和线下都可以开放共享操作实验。“校企合作”,“协同创新”的实验教学道路。从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鼓励本专业课老师和支术人员,利用中心的科研设备和已有资源,开发新颖、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性的虚拟实验项目。